炭黑產業網據涂料經消息,2500年前,赫拉克利特說“一切事物都處在流變之中”,這句話用來注釋2022年的中國涂料市場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流變”正是今天最顯著的特征。我們身處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所有事物因此而發生著性質、表征上的變異。很多習以為常的事物,現在都變得異常,各種認知和觀點于廣泛傳播之中,衍變與沖撞。
身處其中,我們之所以覺得困頓,是因為環境太復雜令人不安,我們無法快速應對種種沖擊。但我們都應該明白,這是現實的選擇——沒有逃避的機會,也沒有退縮的可能。

廣東省行業協會秘書長呂水列
7月21日,2022廣東涂料產業發展大會首次跨省在河南濮陽舉辦,會上,廣東省涂料行業協會秘書長呂水列發布了《2022年廣東涂料產業發展報告》,報告立于當下,從多個維度思考在變化的環境當中,廣東涂料產業及企業應該以一種什么樣的方式進行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01
行業基本面分析

呂水列首先從中國涂料產量與中國GDP增幅對比入手,提出中國涂料的發展與中國經濟息息相關,認為只要中國經濟未來向好的基本面不發生改變,那么中國涂料產業未來向好的基本面就不會改變。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涂料產量從1978年的34萬噸到現在的3000萬噸,中國涂料工業的產能、規模極大的擴充了,生產水平極大的提升了,工藝極大地完善了。從產品結構到技術進步,從管理水平到商業模式、員工隊伍、創新能力等,中國涂料工業這40多年不斷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過去兩年,涂料產業利潤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呂水列表示,雖然我國涂料行業2021年總體產量及主營業務收入處于正增長,但利潤總額增速自三季度初開始出現斷崖式走低,四季度初即進入負增長,全年利潤總額總體為負增長。由于上游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截止2022年3月初,我國涂料行業大部分企業已經出現虧損情況,經營風險陡然加大。充分反映出涂料行業受上游原材料漲價、下游需求緊縮、行業內卷三方面影響形勢日益嚴重,虧損情況明顯。2020年中國涂料利潤率還能保持8.08%,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6.4%,建筑防水行業利潤率2020年為6.82%,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41%;但2021年涂料利潤率變為6.58%,下降18.56%,建筑防水利潤率變為6.00%,下降11.76%,經營風險陡然加大。
呂水列認為,如今,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一個新時代,國家明確提出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要特征。具體到涂料企業身上,就是不能追求單邊的規模化擴張,還要構建規模與質量的協調發展關系,數量速度上要“下臺階”,質量效益要“上臺階”,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所有涂料企業都必須調整發展目標和增長方式。

據廣東省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廣東省涂料總產量突破500萬噸,創歷史新高,達到537.44萬噸,同比增幅8.8%。同時,全省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負債達到3105.66億元,同比增長13.3%。
與涂料相關的制造業中,2021年廣東省家具累計達到22661.35萬件,增幅達到14.7%。機械類工業產品中,集裝箱全年產量達到6842.31萬立方米,增幅達到130.4%。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產品,增幅也是較快,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141.2萬輛,增幅達到155.6%。

2021年廣東省涂料行業產量及單月增長情況
數據顯示,2021年,廣東省制造業的發展狀況良好。在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的同時,也在不斷朝著高端領域轉型升級,為廣東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依托廣東省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制造業的發展,1-6月份,廣東省涂料總產量增幅較快。6-12月,出現略微下滑。但廣東省涂料行業長期向好發展的趨勢沒有變。
據不完全統計,6家會員企業商標納入“廣東省重點商標名錄”,15家會員企業榮獲“2021年廣東省專精特新企業”,12家會員企業被評為“2021年廣東省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累計62家企業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0項產品被評為“2021年廣東省名優高新技術產品”。值得一提的是,五項涂料關鍵技術獲2021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
與中國涂料行業整體面臨的利潤困境一樣,廣東涂料產業同樣面對此問題,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面對未來,呂水列表示,時代在變,我們對市場的認知也應該發生改變。具體來講,就是要從過去解決消費需求的“有沒有”問題后,快速向大部分消費追求的“好不好”方向邁進,增加產品附加值。

過去十年是廣東涂料轉型升級的關鍵十年,這與中央的經濟發展定調相符合,那就是由過去的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至于這兩年,大家的發展都面臨一些困境,呂水列認為,一方面是因為疫情,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中國“增速換擋”,動能切換造成的陣痛;呂水列強調,不管經濟是處于繁榮階段,還是處于調整階段,保持增長都應該是所有從業者堅定不移的信念。
02
當下廣東涂料矛盾思考
但增長不是憑空而來的!
過去40多年廣東涂料乃至中國涂料的發展成績有目共睹、不容置疑,但還不是站在山頂上驕傲自滿的時候,從世界涂料勢力格局來看,中國還不是涂料強國,廣東涂料也還有很多領域需要補強。
呂水列表示,對于今天所有的廣東涂料企業來說,你如果有優勢讓你走到今天,那么那是你過去的能力。而對你未來來講,你過去的能力不能幫助你的未來,你的未來必須要長出新的能力來。
今天很多環境的變化,一方面是你的挑戰,另外一方面是你的機會,問題在于說你有沒有能力去駕馭。因此,對當下的廣東涂料產業及其中的企業來說,要想駕馭這些不確性,長出新能力,孕育新增長,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很多,但核心是要解決以下4個突出矛盾:
1)產能過剩VS市場萎縮,不利于廣東涂料高質量發展
呂水列表示,產能過剩VS市場萎縮的說法其實并不精準,更精準的說法應該是產能相對過剩VS市場局部萎縮。當下,落后產能是過剩的(如:普通工程建筑涂料、低性能防水涂料、底端工業防腐涂料等),低端市場的需求也的確是在萎縮(特別是受到地產行業影響的建筑涂料、免漆市場對家具漆的影響,預計在較長時期內都將呈現下滑趨勢),但對高端產能的需求,市場一直是持上升態勢。

這也反映在各企業的經營抉擇上,據廣東省涂料行業協會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當前嚴峻的市場形勢并沒有阻礙我國建筑涂料企業的產能擴張。2022年我國新投產的相關建筑材料產能達千萬噸級別,其中建筑材料300萬噸+;防水材料超過7.5億m2+;保溫材料超過700萬m2,特種砂漿、瓷磚膠/美縫劑、軟磁貼片等相關產品大約在50萬噸以上;企業涉及到立邦中國,亞士創能、三棵樹、金力泰、麥加芯彩、德威涂料、寶塔山、久諾、信和、樂華、東方雨虹、嘉寶莉、巴德士、美涂士、展辰、孚日集團、山東友泉、山東龍騰、中鋼產業發展等企業。

換個角度去看:產能過剩,淘汰落后產能會不會就是我們的機會?
呂水列表示,從統計結果新增產能的產品類型可以看出來,過去兩年涂料企業新建產能屬于結構性調整,目的是逐步取代落后產能。從中國涂料產業結構我們可以分析,在一些存量市場,產量及產值都變化不大或甚至下降,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如汽車涂料、船舶涂料、集裝箱涂料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所需的涂料,受到資本、網絡、技術等因素的制約,主要為國際大公司所壟斷或部分壟斷。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涂料,在我國是空白,還依賴進口。而國內眾多企業大多都在生產中低檔、技術含量低、資本需求較低的涂料,這個領域競爭非常激烈。

作為環境友好型涂料的代表,我國粉末涂料在近幾年的表現依然不俗,市場規模逐漸走高,數據顯示,2021年熱固性粉末涂料產量為232萬噸,比2020年增長9.4%以上,粉末涂料總產量為248萬噸,同比增長7.4%。
呂水列認為,如果按照增長的邏輯去看,你會發現機會是無限多的。任何的一個行業、任何一個企業、任何一個市場的機會都是可以被調整的。對于當下的所有涂料同仁們來說,未來如果你不是用新的方式去做,你還是用原有落后的方式做,那未來,對你就是一個下滑的機會。但如果你知道產能過剩,你比任何人淘汰落后產能的速度都快,淘汰落后產能就變成了你的機會。這就是我們經營的人,必須懂得反過來看真正機會在哪里,而這依賴于我們的思維方式要做調整。
2)低端產品VS高端需求,不符合國內消費升級的趨勢
如果說第一個突出矛盾重點說的是產業結構問題,那第二個D矛盾說的就是廣東涂料當下面臨的產品結構問題。
呂水列表示,正是因為產能相對過剩及需求局部萎縮,而我們領先產能及產品又不突出,導致大家一窩蜂擠在低端賽道內卷,造成的后果就是低端產品的嚴重過剩,眾多廠家的非理性競爭,最后是大家都沒得玩了,他把真石漆作為例子。

真石漆,在中國市場率先起源于廣東中山,是當前銷量最大的外墻涂料品種,在沒有大地產的最低價中標規則之前,市場平均銷售價格在6元/公斤以上,影響產品耐候性能的關鍵材料乳液,用的都是純丙,且含量都在14%以上,純彩砂,施工中每平方用量也在4~6公斤,產品具有天然石材般的晶瑩剔透質感,保光保色性非常好。
但由于部分開發商對真石漆產品了解不夠,為控制成本,盲目選擇低價產品,從而形成了一種對低價低檔產品的變相鼓勵,導致大量低端產品充斥市場,當前市場價多數在2.8~3.2元/公斤之間。更加嚴重的是,在原材料日益上漲、在運費、人工成本等居高不下的內憂外患中,建筑外墻體量之王——真石漆價格不漲反降,這說明整個行業已陷入瘋狂內卷,大量真石漆生產廠家面臨破產邊緣,市場也在這個階段對真石漆產生了信任危機。
呂水列強調,雖然今天驅動廣東涂料增長的要素與以往相比變了,但下游應用的需求沒有減弱,依然存在,當下驅動增長的要素肯定是技術和創新。廣東涂料未來要有大發展,必須要增強產品的附加價值,高端工業涂料市場也是必須要開拓的領域,譬如汽車涂料、船舶涂料、集裝箱涂料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所需的涂料,這才能迎合國內消費升級的需求。
3)長期發展VS當下生存,會影響企業進行理性的經營選擇
在疫情危機和經濟放緩的背景下,疊加上原材料價格無上限的上漲,讓產業不確定性加劇,也給每個企業都帶來了巨大的生存危機,不再熟悉的世界中,原有的很多熟悉的理解和判斷在今天可能都不存在。

過去兩年,所有企業的采購成本都在不斷攀升,這帶來了嚴峻的經營性風險,我們以1為基準指數,2020年中國涂料行業雖然面臨銷售端的壓力,采購成本在這一年11月前一直處于低位,行業利潤率還處于較為正常水平。但自2020年底開始,2021-2022年原材料采購成本一直向上攀升,最高時達到2020年平均水平的一倍以上,“增收不增利”成為行業的普遍現象。
面對不斷出現的挑戰,短期和長期怎么平衡,這是很多企業經營者關注的問題?
呂水列表示,在過去2年多時間里,他走訪了全國數百家涂料企業,能感同身受今天所有經營者在今天環境下堅守的苦與累。他能理解部分企業經營者在現金流緊張的情況下,盡可能壓縮投資支出,暫緩一切不必要的投資現金流出的務實做法;也能理解部分企業經營者迎風而上,加大投資,追求當下業績和未來增長的激進策略;但讓他感到不理解和痛心的是部分企業采用的消極躺平等死的做法或者一些企業為了自己短期利益不惜破壞行業長期利益的飲鴆止渴做法,擾亂整個市場。

呂水列表示,過去兩年房地產行業相當不景氣,恒大暴雷據媒體報道出來的時間是2021年9月,但其實我們從到位資金情況、投資開發增速、銷售額增速、景氣指數四個關于房地產行業的趨勢圖表,可以很明顯看到,自2021年1月份起,房地產行業便進入了下行通道,高杠桿缺現金流的的恒大暴雷只是遲早的問題,特別是我們重點關注一下最后一個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圖表,能很明顯看到房地產行業在2021年底到2022年經歷了一個斷崖式的下滑,作為涂料行業最重要的下游產業,房地產的下滑不可避免影響涂料行業的供應需求。
呂水列認為,當下企業的經營選擇,首先應該把現在做好,同時不能透支現在去做未來;如果你要做未來,一定要看你可支撐的空間夠不夠。唯有創新,才能帶來價值提升,帶來成本優勢。
4)市場不正當競爭行為破壞了行業共建可持續產業新生態
市場的不確定性讓我們整個行業的經營環境變得更加復雜,這無形當中多了非常多的影響因素,這些因素不斷在整個系統當中擴散,讓商業環境變得越來越復雜。
很多人認為商業就是競爭,商場如戰場,國內涂料業的競爭,多是火藥味十足的中國式競爭,即價格戰,價格紛爭此起彼伏,狼煙不絕。

呂水列表示,在過去2年中,他曾受理過多次關于市場不正當競爭的投訴,也感到相當的無奈。競爭并非你死我活,真正做企業是沒有仇人的。這種低級低效的無序競爭,非但沒有起到洗牌作用,造成的危害和損失卻是有目共睹,最終受到損失的是消費者。給那些優質涂料企業的未來發展,以及拓展國際市場拓展及“走出去”戰略的實施,形成了越發厚重的阻礙。
呂水列強調,迎接新常態,需要新生態。涂料業中固有的“市場如戰場,戰勝對手,掠奪市場份額,將對手置于死地而后快”的傳統競爭思維定勢,應逐步過渡到“你追我趕式的良性互動,實現競爭基礎上的雙贏或多贏,從而高效合理配置各種資源,向消費者提供質優價廉的產品和服務,使消費者受益,讓生產者獲益。”
從國際層面看,一些企業迫于強大的市場競爭壓力,紛紛戰略性調整競爭關系,將你死我活的競爭變為互利共贏的競爭。借力借勢,共生共榮的生態環境,已成為競爭發展的新風向標。
03
廣東涂料行業未來發展建議
在報告的最后一部分,呂水列給出廣東涂料未來可持續發展的三點建議,他認為,當下世界正處于一個微妙的狀態,我們需要靜下心來接受這一切,并讓自己感受這些變化,因為在變的現實中才能找到實現理想的機遇。
過去的經驗在迅速褪去,我們要面對的是必然的改變和挑戰。沒有哪個時代像今天這樣,需要我們認認真真地靜下心來重新梳理價值體系、知識體系和認知能力;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挑戰,每個時代也有每個時代的夢想與奇跡,重要的是,廣東涂料需踏實行動,韌性成長,更具意義,更可持續。
1)看清形勢,找準定位,快速適應
呂水列表示,自2020年的春天開始,我們面對的整個市場和環境都是我們所不熟悉的,這和過去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企業首先需要做出的選擇是看清形勢,找準自己的定位,快速調整認知,去與危機帶來的不確定性共處。同時,針對涂料企業未來發展,呂水列給出了兩種模式參考,分別為成長模式及生存模式。

成長模式和生存模式到底說的是什么?成長模式是科學布局,長期目標重于短期目標;生存模式是指降低成本、裁員、確保現金流、短期目標重于長期目標要,不放棄長期目標。領導者難題就在于在不可預測的復雜世界當中該如何選擇。
2)關注產業伙伴與價值伙伴的共生
我們在此次疫情危機中,更能深刻感受到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所有人其實是互為一體的。在這種互為一體的環境中,只有先愿意利他,才有可能利己。
當然,這個建議是對一些相對有能力的企業來說的。呂水列表示,在疫情危機下,非常多中小企業需要用抱團取暖的方法來共同面對特殊環境。
此次疫情危機中,華為、阿里、騰訊、攜程等等這些有能力的企業,都發布了非常多的致合作伙伴的信。非常多企業也在想辦法降低中小企業的各種成本,這就是需要大家努力去做的事情。
從一顆大樹變成森林,這個生態才可以存活下來,如果沒有整個生態,中小企業難以存活下來,整個市場的恢復也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有能力的企業更要關注產業伙伴和價值伙伴的共生。
3)以用戶為中心,別讓行業限制了想象力
面對今天的新環境,企業所面對的一個基本情形,就是超越行業,這也是今天的企業所遇到的最大挑戰與機會。
呂水列表示,“拿著舊地圖,找不到新大陸”, 時代在變,不要讓行業限制了你的想象力。如果緊抱現有行業的發展邏輯而自限一隅,很可能會錯失新時代時代高質量發展的風景。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制造業的成功原因,主要依靠大規模、低成本,依靠中國的低成本優勢和發達國家的成本差異,迅速從低端制造業發展,但現在已經到了轉折點,過往制造業發展模式的兩個前提發生了變化,一個是規模效益的優勢沒有了,另一個各種要素成本上升,中國制造的低成本優勢喪失了,這兩個前提變化意味著傳統模式已經失效。
這也意味著我們的傳統制造業要轉型,涂料行業同樣是如此,怎么轉?呂水列認為,轉型升級就是要尋找新模式,路徑無非3個方向:尋求新的成本優勢、培養建立差異化的能力、以及實現產業間轉型升級。
在報告的最后,呂水列用一句話結束了分享,他表示,廣東涂料過去有輝煌的過去,未來也一定會有的美好的未來,立足當下,我們要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唯有創新求進,方能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