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車與輪消息,2022年即將接近尾聲,俄烏沖突依舊沒有落下帷幕,全球各地疫情仍在不停反復,高通脹和經濟衰退成為目前困擾全球最大的問題。
而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一系列深刻性變化,對全球輪胎行業的格局也造成了重大影響。越來越多國家的輪胎工廠面臨被淘汰的局面,下面小邦給大家盤點一下2022年全球輪胎工廠的變化。

歐洲工廠大面積關停、減產
受俄烏戰爭的影響,歐洲輪胎廠面臨生死存亡的局面。
國際大牌輪胎紛紛退出俄羅斯
東歐的輪胎廠受歐洲制裁俄羅斯影響,紛紛退出俄羅斯市場,工廠要么關停,要么低價賣給俄羅斯當地企業。
俄烏沖突后的 3月17日,米其林就宣布停止其在俄羅斯達維多沃擁有 18 年歷史的工廠生產,并暫停其在俄羅斯的工業活動以及對俄羅斯的出口。
據了解,這家工廠產能為每天 6000 條,占米其林全球產能大約 1% 。6月29日,米其林宣布今年年底將退出俄羅斯市場,按照俄羅斯的規定,其業務將移交給由當地管理的新實體。
6月,芬蘭諾記輪胎也決定退出俄羅斯,這導致該公司的俄羅斯工廠以4億歐元的價格,于2022年10月出售給俄羅斯石油生產商Tatneft。
據了解,該公司約80%的乘用車輪胎在俄羅斯生產,俄羅斯業務約占諾記輪胎凈銷售額的20%。

此外, 普利司通也決定出售其在俄羅斯的所有資產,并在未來幾個月時間內尋找買家。據了解,俄羅斯業務僅占該公司全球收入的2%。

西歐輪胎廠制造成本巨增,大面積減產
另一方面,西歐的輪胎工廠受制于俄羅斯天燃氣斷供影響,制造成本暴增,產能銳減。
近日,歐洲輪胎和橡膠制造商協會(ETRMA)發布了2022年3季度歐洲市場輪胎銷售數據。2022年三季度歐洲替換胎市場銷量僅有6353萬條,同比下降9%,各個品類輪胎大面積減產。
其中,乘用車胎銷量同比降9%,至5802.9萬條;卡車胎出貨量同比降8.7%,至325.5萬條;農用胎出貨量同比降28.2%,至19.1萬條;摩托車/踏板車胎出貨量同比降5.6%,至205.5萬條。
受歐洲制造成本不斷上漲影響,固特異已經開始逐步關閉位于英國梅爾克薩姆的固鉑輪胎摩托車以及賽車輪胎工廠,并計劃2022年第四季度減少大多數歐洲工廠約10天的產量(150萬條)。

ETRMA表示,除了原材料和能源供應緊張之外,物流和勞動力成本同樣大幅增加,需求同時也有所放緩。
如果通脹趨勢和供應緊張局勢持續下去,歐洲替換胎市場在2022年年底和2023年會非常艱難。
中國加速淘汰落后輪胎產能
作為中國的輪胎制造大省,近些年不斷淘汰落后的輪胎產能。2022年,在山東省政府新聞召開的發布會上,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 趙輝表示,2022年底前,全省將整合退出年產低于120萬條的全鋼子午胎,以及年產低于500萬條的半鋼子午胎企業。
同時,山東省將繼續淘汰不能實現密閉式自動投料的煉膠機及不能實現充氮工藝的子午胎行業硫化設備。實施“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按照“發現一起、處置一起”的原則,實施分類整治。
去年,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領導小組根據方案對輪胎行業的要求,劃定了“堅決淘汰一批”的任務清單,對全鋼和半鋼企業的落后產能提出了警告。

據企查查平臺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倒閉注銷、破產重整輪胎相關企業已然到達292家。

這些企業覆蓋了山東、江蘇、福建、河南、安徽等多個輪胎制造大省,包含了輪胎廠、輪胎經銷商等。其中山東省最多,注銷破產重整的達66家。
2022上半年21家輪胎相關企業倒閉
據不完全統計,2022上半年破產/拍賣的有21家橡膠、輪胎企業:


其中也不乏飛靂士這樣的老牌企業,事實證明,在如今的這個大環境下,依靠資歷老不并是活下去的資本。
全球輪胎行業大調整
伴隨著俄烏戰爭帶來的經濟動蕩,加上如今的經濟增速低谷,越來越多輪胎廠商在歐洲的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性。
未來歐洲將會有更多的輪胎企業 關閉工廠、削減產量,并考慮將工人轉移至其他生產地。
市場重心的轉移,意味著國際大牌輪胎將會越來越重視中國市場,我們看到近些年,國際大牌輪胎紛紛把其最先進的輪胎生產線和產品優先在中國發布。

另一方面,國內本土輪胎企業也面臨巨大調整,隨著中國制造業升級的步伐不斷加快,中國政府對于高污染、高耗能、低品質的輪胎廠容忍度越來越低,并通過越來越高的環保標準讓這些低端輪胎產能退出。
而國內更多有實力的輪胎企業通過投建先進的輪胎工廠、改進生產工藝,搭建光伏、搭建環保設施等迎合中國制造綠色升級的政策,取得了一系列發展成效。
我們相信,中國依然是全球輪胎制造環境最好的國家,伴隨著國際大牌輪胎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國內本土輪胎廠升級改造,未來中國輪胎市場的競爭會更加激烈,也會更加精彩!
(原標題:2022年,全球輪胎工廠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