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輪胎商業消息:
TOP1、俄烏戰爭下的輪胎企業
2022年輪胎行業的頭條新聞當屬俄烏戰爭下影響的輪胎行業,不難看出2022年輪胎制造商發布的財務數據都很少提及一個國家,那就是烏克蘭。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持續戰爭導致了輪胎行業的動蕩,不僅影響到俄羅斯本土的輪胎企業,對歐洲的一些輪胎企業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俄烏戰爭始于2022年2月20日,至今仍然看不到盡頭,俄烏戰爭的新聞當屬輪胎行業新聞榜首,因為很難有一個事件能夠影響到全球的輪胎制造商,俄烏戰爭以后,多家在俄羅斯境內的輪胎企業先后表示暫停生產,這其中包括米其林、普利司通、優科豪馬、諾記、倍耐力、德國馬牌等輪胎企業。在看不到戰爭結束的希望后,多家輪胎企業宣布永久離開俄羅斯,諾記和普利司通先后宣布離開俄羅斯之后,米其林也宣布將工廠轉賣!
德國馬牌、倍耐力、泰坦和優科豪馬將繼續在俄羅斯運營,隨著俄烏戰爭的繼續,一切仍然充滿了未知數。
TOP2、輪胎價格多次大幅上漲
過去從來沒有像2022年一樣輪胎價格波動較大。2022年上半年,基于石油原材料成本飆升,加上全年全球通貨膨脹加劇,輪胎企業不得不做出反應,在過去的一年頻繁大幅度的價格上漲。
據有關信息表示,僅從2022年12月1日起,米其林、普利司通和倍耐力在某些地區的價格就上漲了10%。許多輪胎企業在最初希望通過價格上漲度過原材料價格飛漲和通貨膨脹的風暴,但很快發現原來的價格調漲根本站不住腳,接著就是輪胎價格一次又一次的調漲。
但隨著年底通貨膨脹的放緩,輪胎價格仍然以創紀錄的速度上漲,給輪胎經銷商和終端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負擔。
TOP3、普利司通遭到網絡襲擊
對于普利司通來講,2022年的開局并不順利。2022年2月27日,美國普利司通公司(Bridgestone Corp.)多家公司的關鍵內部系統遭到破壞。
這次網絡攻擊關閉了北美和拉丁美洲某些制造和翻新設施的計算機。2月27日至28日,包括愛荷華州得梅因市和田納西州拉弗涅市在內的幾個生產班次的工人提前被送回家。
其他受影響的工廠包括田納西州沃倫縣的卡車/客車輪胎廠,以及南卡羅來納州艾肯縣和魁北克省喬利特的客運/輕型卡車輪胎廠。普利司通美洲公司在加拿大、中美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擁有50多家生產設施,員工約55000人。
襲擊發生四個月后,普利司通表示“很幸運”,報告稱有限的數據被泄露。到目前為止,肇事者尚未公開身份。這一漏洞迫使普利司通公司比計劃的更快地升級其網絡系統。
2022
TOP4、優科豪馬收購特瑞堡
今年最大的收購之一是優科豪馬收購特瑞堡,在多年的傳言和否認之后,優科豪馬橡膠有限公司(YRC)達成協議,從瑞典的Trelleborg A.B.收購Trelleberg Wheel Systems業務部門。
這項價值23億美元的無現金和無債務協議于3月宣布,特瑞堡公司去年通過銷售農用輪胎和車輪實現了11.7億美元的銷售額。優科豪馬表示,此次收購將有助于擴大其非公路輪胎業務,該業務在2020年的銷售額為9.77億美元,YRC將其視為“未來的增長動力”
TOP5、中策橡膠收購
2022年3月中旬,就傳出了中策橡膠收購天津國際聯合輪胎橡膠股份有限公司的消息,此消息一出引發了國內外媒體的關注。
天津國際聯合輪胎橡膠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能夠全系列專業生產工程機械輪胎和特種輪胎的廠家之一,在國際工程輪胎及特種輪胎制造領域享有良好聲譽。在特種輪胎設計生產制造領域積累了近30年的經驗。產品50%以上出口歐、美、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其特種輪胎向歐美等發達國家出口額在全國排在第一位。
TOP6、中國多地輪胎廠停產
2022年上半年,中國多地疫情嚴峻,多家輪胎廠相繼宣布停產,2022年3月16日,米其林發布“倉庫臨時封閉及物流時效影響”通知,表示疫情已經對倉庫的正常運送造成了影響。上海的輪胎經銷商在今年4月直接停擺。進入12月,隨著疫情的放開,情況并沒有出現好轉,甚至輪胎店和輪胎廠因為員工患上奧密克戎而不得不關停,或者是降低輪胎廠開工率。
TOP7、韓國罷工影響輪胎行業
進入2022年以來,韓國輪胎廠深受長期化罷工的危害,導致發貨中斷,在確保輪胎生產原材料方面面臨困難,錦湖輪胎決定將輪胎產量減少70%。
2022年11月12日,據錦湖輪胎透露,由于罷工的重大影響,未能出貨的輪胎堆積在工廠內,錦湖輪胎決定追加減少光州工廠和谷城工廠生產的輪胎。
錦湖輪胎決定從上月30日開始將輪胎產量減少30%,并從當天開始將產量減少70%。錦湖輪胎表示,光州工廠和谷城工廠1日分別生產了3.3萬個和3.2萬個輪胎,分別只生產了8000個和1萬個。
游擊性罷工持續了5個月以上,因此韓泰輪胎還考慮關閉大田和忠南金山工廠的工作場所。由于罷工導致生產問題,一些生產部分已經轉移到中國。有人指出,強盛工會的無名罷工助長了國內制造業向海外轉移。
2022年11月29日,據業界透露,韓泰輪胎最近向公司第二工會——韓國勞總所屬的“韓國輪胎與技術工會”說明了上述情況,并分享了明年的事業計劃。該公司在會上表示:“由于罷工,工廠無法正常運轉,所以考慮停業和關閉工廠”,“由于生產中斷,金山工廠的部分生產部分轉移到了中國工廠。”韓泰輪胎暫時放棄了“關閉職場的牌”,但如果民主勞總所屬1工會的罷工長期化,公司方面隨時可以決定關閉職場。
TOP8、阿根廷輪胎市場停擺
據外媒消息顯示,受勞資沖突影響,阿根廷今年三家工廠關閉。雖然有報道稱三家工廠關停只是暫時之舉。罷工是由主要輪胎制造商的5,600名員工進行的,包括市場領導者普利司通,跨國生產商倍耐力和當地公司FATE,工會沖突已經蔓延到“豐田和福特工廠,因為他們缺乏所需的庫存,”De Mendiguren說。癱瘓了五個月之久的沖突已經克服,但零售消費的影響不會消失,那里仍然沒有足夠的庫存來恢復全面競爭,更糟糕的是,價格不僅沒有下跌,而且他們已經預料到它們不會下跌。
TOP9、鄧祿普TBR輪胎退出中國
鄧祿普退出中國卡車胎市場:2022年8月17日,鄧祿普輪胎發布了關于整合鄧祿普輪胎中國業務的通知,在通知中鄧祿普表示自2023年1月1日停止卡客車輪胎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和生產,公司其他業務維持不變。
TOP10、輪胎企業領導人更換
眾所周知,中國作為輪胎生產大國也是輪胎消費大國,外資輪胎品牌早早地進入中國市場就是看中了中國輪胎市場的巨大潛力。但是近些年來市場環境極度內卷,再加上經濟下行、疫情反復等不利因素,使得外資輪胎企業的日子也不是很舒服。就比如普利司通在三季度財報中提到,亞太地區市場的沒有像其他地區一樣強勁增長,反而營業利潤有所下降。

(原標題:左右全球輪胎走向的10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