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6月19日消息,近日,湖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一項研究在廢舊輪胎回收技術領域取得了新突破。該研究由萬麗副教授指導,碩士研究生楊士偉和鄭詩琴共同參與,成功開發出一種利用廢舊輪胎橡膠粉合成橡膠氣凝膠(RAs)的新技術。這一成果已在國際知名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CEJ)上發表,標志著廢舊輪胎資源化利用的新方向。
面對日益增長的廢舊輪胎數量,如何高效、環保地處理這些廢棄物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湖北大學研究團隊的這一新方法,不僅為廢舊輪胎的循環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同時也展現了橡膠氣凝膠在材料科學領域的廣闊應用前景。據歐洲輪胎和橡膠制造商協會(ETRMA)的數據,約65%的天然橡膠被用于輪胎制造,而廢舊輪胎的數量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驚人的12億噸。因此,開發有效的廢舊輪胎回收技術對于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至關重要。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該研究的靈感來源于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一項研究,但湖北大學團隊在調研中發現,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廢舊輪胎中的尼龍纖維,而忽視了含量更高的橡膠部分。為此,他們設計出一種直接利用橡膠粉制備氣凝膠的方法,這一創新性的技術路線在實驗中取得了顯著成效。研究團隊詳細探討了不同材料配比對氣凝膠性能的影響,成功制備出具有良好壓縮性、隔熱性和疏水性的橡膠氣凝膠。
實驗數據顯示,優化后的橡膠氣凝膠在受到67%的壓縮后仍能恢復原狀,同時在200℃以下的高溫環境中保持穩定。此外,經過表面改性的氣凝膠展現出極強的疏水穩定性,這使得它在保溫和水油分離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湖北大學的研究不僅為廢舊輪胎的回收利用開辟了新的途徑,也為橡膠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研究團隊表示,這僅是他們在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上邁出的一小步,未來他們將繼續深入研究,優化橡膠氣凝膠的各項性能,并期待與業界合作,共同推動這一技術的工業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