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12月2日消息,住友橡膠工業公司(SRI)近日宣布了一項重大戰略調整,即關閉其位于紐約州托諾旺達的制造工廠,并著手重新規劃向北美輪胎市場的供應模式。這一決定于11月7日正式對外公布,SRI計劃將托諾旺達工廠的生產線遷移至泰國阿瑪蒂市的生產基地。據SRI官方透露,此次重組預計將在2026年起,每年為公司節省高達450億日元(折合約21.8億元人民幣)的成本。
為應對可能因生產轉移而帶來的物流挑戰,SRI已采取前瞻措施,與一家知名航運企業達成了戰略合作,旨在減輕運費波動對業務造成的潛在沖擊。SRI董事兼常務執行官Hidekazu Nishiguchi在接受采訪時指出:“通過這一合作,我們有信心有效規避運費波動帶來的不利因素。”
在談及進口關稅問題時,Nishiguchi表示,經過過去三年的不懈努力,SRI已成功將關稅影響降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水平。同時,他也提到了美國當選總統提出的關稅政策,包括對所有進口商品征收10%的稅率,以及對墨西哥進口產品加征25%的關稅。對此,Nishiguchi表示:“即使這些關稅政策最終實施,我們也將通過調整定價策略、優化產品組合以及內部成本削減等措施,最大程度地吸收這些額外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Nishiguchi還強調了SRI的“終極本地化”戰略愿景,他提到:“我們的目標是讓SRI更加貼近北美市場。”盡管制造業務有所調整,但SRI在北美的研發活動將繼續保持,住友橡膠北美公司及其銷售子公司的組織架構也將維持不變。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SRI高層對于未來在北美地區的布局充滿信心,表示:“我們堅信,本地化生產、本地化消費是輪胎業務的最佳模式。未來,我們將在北美附近再次建立生產基地。”他進一步透露,新建的工廠將秉持碳中和理念,采用先進的智能自動化生產線,以生產更高附加值的產品為目標。Nishiguchi總結道,當SRI在北美地區建立下一座工廠時,整個行業環境都將迎來顯著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