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邁入資本市場的關鍵時刻,海安橡膠集團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海安橡膠”)的實控人朱暉卻選擇在IPO前夕通過股權轉讓套現3.69億元,這一行為引發了市場和監管層的廣泛關注。同時,公司的高額分紅和業績增長的可持續性也成為了公眾討論的焦點。

海安橡膠計劃公開發行不超過4649.33萬股股票,目標募集資金29.52億元。然而,其招股書中透露的信息顯示,公司業績雖然在2021-2024年間快速增長,但增長的持續性卻受到懷疑。特別是在國際輪胎品牌退出俄羅斯市場后,海安橡膠的業務擴張和境外銷售占比的提升,是否能夠長期維持,仍是一個未知數。
監管層對海安橡膠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波動表示關注,尤其是在國際局勢不穩定的情況下,公司的營收和凈利潤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和增長。此外,實控人朱暉在上市前的套現行為,以及公司部分重要客戶和供應商的股東身份,都成為了監管層關注的焦點。

朱暉通過多次股權轉讓,將其在海安橡膠的股權比例從100%降至47.82%,成功套現3.69億元。同時,公司在2021年和2022年進行了現金分紅,兩年合計分紅1.39億元,占同期公司歸母凈利潤總額的32.18%。這些行為不禁讓人質疑,海安橡膠的上市是否僅僅是一場資本游戲。

海安橡膠的股東名單中,出現了許多自身的重要客戶和供應商,這些股東進入后,對海安橡膠的采購額大幅增長,引發了監管層對于合作穩定性和持續性的詢問。
面對這樣的局面,投資者是否還愿意為海安橡膠的未來買單,公司的上市之路是否會因為這些問題而受阻,目前仍需進一步觀察。海安橡膠的上市之路,無疑充滿了挑戰和不確定性。
海安橡膠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 朱暉

朱暉出生于仙游縣楓亭鎮海安村一個貧寒的農家,16歲便輟學追隨兄長到省內外工地打工。
后來,朱暉發現同村的朱氏兄弟在工地上補車胎發了,因此萌生了發家致富的想法。1984年春節,他動員有補胎技術的堂兄一起去工地補胎;1996年,他在遼寧本溪創辦本鋼南芬鐵礦輪胎翻新廠;2005年12月,他回鄉創辦福建省海安橡膠有限公司;2008年6月30日,海安公司第一條37.00R57全鋼子午線輪胎下線,填補了國內生產制造巨型工程子午線輪胎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