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衢州市公布了《衢州市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 年)》,聚焦氟硅新材料、電子化學品材料、新能源電池材料、特種功能材料與精細化學品四大重點產業鏈條,推進化工新材料核心技術突破。到2025年,衢州市化工新材料產業產值達到1200億,力爭1500億。
衢州市提出,通過科技創新,到2025年,基本形成創新驅動的綠色、智慧、節能、低碳、安全發展模式,部分技術及產品居于全球領先地位。力爭在氟硅材料、電子化學品、新能源電池材料等領域成為國際知名的新材料產業基地。
根據《規劃》,2025年衢州市氟硅新材料、新能源電池新材料、電子化學品、特種功能材料及精細化學品產值分別達到400億元、500億元、100億元、200億元,力爭達到450億元、700億元、150億元、200億元。
為了實現目標,衢州市將通過“雄鷹”、“鳳凰”、“雛鷹”、“放水養魚”和單項冠軍培育行動,培育6家以上上市企業,引進培育3家以上國內行業前10強企業作為主導產業生態的“鏈主”式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0億元以上,主導產業集聚度達到95%以上。
做長氟硅新材料產業鏈方面:“十四五”期間,在目前已形成的有機氟和有機硅基礎上,提高就地轉化為各類氟硅新材料的水平,進一步深入開展二次加工,制成各類氟硅制品,并提升氟硅新材料及其制品的產品層次,實現氟硅新材料產業鏈的補鏈、延鏈和強鏈,形成以巨化、中天為上游龍頭,中游多點開花,下游品類豐富的產業鏈共生關系。
做大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鏈方面:強化新能源電池材料龍頭企業骨干作用,擴大產業規模,加快形成以智造新城為核心,江山、開化等地協同發展的產業布局。做強產業鏈上游鋰、鈷、鎳等原材料和輔料產業,形成基礎材料企業集聚,保障原材料供應鏈。圍繞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的主導產品,強化正極材料、電解質、電解液、光伏硅、氫能等優勢產業,補鏈負極材料、隔膜等電池弱勢環節,適時引進產業鏈中下游知名企業。拓展產業鏈下游應用領域,向整裝電池、電機、電控及其他電子器件延伸,形成完備的電池產業鏈。
做強電子化學品產業鏈方面:“十四五”期間,推動衢州目前已形成的電子化學品產業積極向上下游產業鏈條延伸,解決高性能光引發劑、成膜樹脂、前驅體化學材料等對外依存度較高問題,推動電子試劑及氣體產業、產品升級。
做精特種功能材料與精細化學品產業鏈方面:充分利用現有氯堿化工產能,提高生產效率,做精做優氯堿基礎化工產品;重點發展特種工程塑料、環保可降解塑料等先進塑料產品,水性涂料、多功能涂料等特種涂料產品,以及特種尼龍與氨綸絲等高性能纖維產品;重點發展高分子材料功能性助劑及加工助劑、石化配套助劑,印染助劑與表面活性劑,高附加值染料等產業。
據悉,衢州市是浙江省重要的化工產業基地之一,化工新材料產業是衢州市工業經濟中優勢最明顯的行業之一,目前擁有6個經省認定的合格化工園區(集中區),衢州雖然已初步形成氟硅新材料、動力電池材料、電子化學品、特種功能材料與精細化學品等化工新材料產業鏈,但產業鏈條亟待完善和強化。2020年全市化工新材料產業規上產值400余億元,其中,氟硅新材料與電子化學品規上產值200多億元,其他濕電子化學品和特氣規上產值約25億元,鋰電池材料產業規上產值超1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