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至28日,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決賽在線上進行,來自全國110所高校的244件作品入圍決賽,哈爾濱工業大學獲得特等獎1項、一等獎7項的歷史最佳成績,獲獎數量位居全國高校第二。
在本科生院的支持下,能源學院承辦本次競賽校內賽,共有45組報名團隊參加本次校內選拔賽,經過材料會評、現場答辯、評委提問等環節,角逐出前15組作品代表學校參加全國決賽。其中,由張昊春、劉彬老師指導,葛雨馨、高潤喆、孫珊珊、王怡瑋、吳美靜完成的“‘鈦鎢拭河’——面向內陸水域中微塑料的WO3_TiO2@β-SiC富集-光催化-降解耦合系統”獲得特等獎。

特等獎作品簡介
隨著工業發展,微塑料經內陸水域向海洋迅速擴散、轉移,已成為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項目組基于光催化與熱催化機理,對TiO2作改性處理擴展光譜響應范圍,實現對微塑料自然光照下的高效降解,且能負載于泡沫β-SiC、裝載于水力驅動筒車上用于流動水域,處理成本低,應用潛力大,效率高,壽命長,能耗少,有望助力解決微塑料污染問題。
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緊密結合國家重大需求,緊密圍繞國家能源與環境政策,在教育部高等學校能源動力類教指委的直接領導和廣大高校的積極協作下,著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協作精神,為能源與環境領域培養優秀接班人,助力碳中和、碳達峰目標的實現。
作為落實國家“節能減排全民行動計劃”的重要舉措,本屆競賽以“節能減排、綠色能源”為主題,共吸引全國514所高校的5201件作品參賽,創造了自2008年大賽創辦以來參賽學生數量、參賽作品數量、參賽高校數量3項歷史新高。
自大賽創辦以來,哈工大已連續參加14屆比賽,累計獲得特等獎5項、一等獎4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