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連續的高溫天氣,位于中東科威特蘇來比亞的全球最大廢棄輪胎存儲場發生了火災,這場火災規模很大,現場傳出的黑煙百里之外都能夠看見。據了解,發生火災的地方是全球范圍內最大的廢棄輪胎存儲場,該場的輪胎儲量非常多有超過5000萬的儲量。這也就說明必須即使滅火,否則輪胎燃燒的有害物質,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并且這種危害是全球性的。

火災事故發生的背后
此次事故并不是單純的意外事故,廢棄輪胎怎樣處理一直都是西方國家難以解決的問題。根據統計數據顯示,西方國家人均擁有汽車量是很高的,在世界范圍內的排名也相當靠前。汽車擁有量越大面臨的問題也就越多越大,如何處理廢棄汽車是一個難題,尤其是廢棄輪胎的處理,因為輪胎作為汽車部件中的消耗品,回收的價值是很低的,畢竟輪胎不像其他部件可回收進行處理。美國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也是煞費苦心,焚燒、填埋各種方法都試過了,但是最終的效果都不如人意,無論怎樣處理都會給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危害。
中國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有這樣一項政策從國外回收廢棄品,變廢為寶從中獲得利潤,回收的資源中就有很大數量的輪胎,通過對輪胎進行翻新、制作從而獲得利潤。這也是我國在那一時期拉動經濟增長的一項主要措施。這一政策在當時不僅可以拉動我國經濟的增長,而且可以幫助解決西方各國處理廢棄輪胎的問題。不過隨著我國工業體系的發展,這一政策已經過時了。在2017年的時候,中國決定不再回收國外的洋垃圾,同時也出臺了相關禁令。

西方各國處理廢棄垃圾現狀
中國的禁令一經出臺,就引發了西方各國的廣泛關注,畢竟他們需要中國來幫助他們解決垃圾處理的問題。中國一旦實施禁令,就意味著他們需要新的方法來解決廢棄垃圾處理的問題。部分國家選擇直接將垃圾倒入海洋中,這是最省錢的辦法,但是會對海洋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近幾年,西方國家頻頻喊話中國,希望中國可以取消禁令,幫助西方各國處理廢棄垃圾。此次火災事故催化了西方各國的訴求,他們表示迫切需要得到中國的幫助。

但是,隨著我國的發展,目前已經不需要再依靠這些廢棄垃圾來發展經濟了,中國現在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所以說對于西方各國的訴求,中國是不可能答應的。西方各國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只能從自身入手,而不能光依靠發展中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