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輪胎商業消息,據外媒報道,2022年9月6日,日本輪胎企業優科豪馬已恢復其在俄羅斯的輪胎生產,該公司自3月份以來一直停產。2022年3月份,俄烏沖突初期,優科豪馬就宣布,停止其俄羅斯子公司“Yokohama R.P.Z”的乘用輪胎工廠的生產。優科豪馬俄羅斯工廠位于俄羅斯利佩茨克,該工廠的年產能為160萬條輪胎。

自今年2月份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戰火對輪胎行業的影響就沒有停止過!
多家企業退出俄羅斯市場
米其林:2022年3月14日,米其林宣布暫停俄羅斯工廠的生產。
米其林俄羅斯工廠約有1000名員工,其中750名員工位于距離莫斯科約100公里的工廠。該基地的年產能約150萬-200萬條,主要是乘用車輪胎。米其林輪胎在俄羅斯的銷售額占集團總銷售額的2%,占全球汽車總產量的1%。

米其林:2022年6月28日,米其林發布正式的聲明,將于2022年年底徹底退出俄羅斯業務。

普利司通:2022年3月14日,普利司通全球輪胎官網發布信息受到俄烏戰爭這場危機的影響,普利司通決定暫停俄羅斯本土制造和對俄出口,在與員工溝通后,俄羅斯的工廠將自2022年3月18日起暫停運營。

諾記:諾記輪胎公司計劃退出俄羅斯,這意味著關閉其位于 Vsevolozhsk 的輪胎工廠。諾記輪胎董事會已決定“開始有控制地退出俄羅斯市場。”“由于烏克蘭戰爭和隨后的制裁收緊,諾記輪胎繼續在俄羅斯開展業務不再可行,也不可持續。退出準備工作將立即開始,公司將評估退出的不同選擇。”

德國馬牌:大陸集團在二季度業績預告中稱,其俄羅斯輪胎業務由于受到制裁,資產減值約7500萬歐元。2022年3月9日,德國馬牌表示,已暫停其俄羅斯分公司的輪胎生產,并在全公司范圍內暫停進出口俄羅斯產品。2022年4月中旬,德國馬牌在俄羅斯卡盧加的工廠恢復了乘用車輪胎的生產,以保護當地工人。德國馬牌表示:“如果我們不滿足當地需求,其在俄羅斯的員工和經理將面臨嚴重的刑事后果。”而且輪胎“原則上”是為平民制造的,不是為了增加利潤。

倍耐力:倍耐力3月17日宣布,在烏克蘭持續沖突和該地區供應鏈持續中斷的情況下,將限制其在俄羅斯的活動,并成立了一個“危機委員會”,以監測那里的持續發展。
倍耐力在一份與發布2021財務業績相關的聲明中表示,“俄羅斯工廠的活動將逐步限制在為俄羅斯員工的工資和社會服務融資所需的范圍內。”

帝坦國際:早前帝坦國際表示,位于俄羅斯西南部伏爾加格勒的JSC Voltyre Prom,按照對俄羅斯的國際制裁,正在以較低的級別運營。該公司強調,其俄羅斯業務僅占其全球銷售額的5%左右,因此對該公司的整體業績影響不大。
俄烏沖突對輪胎產業的影響
原材料價格:在俄烏沖突背景下,歐美制裁俄羅斯能源的風險不斷抬升,持續推高油價。不僅油價,俄烏沖突下,原材料開始新一輪瘋漲,廠家只能苦苦支撐。
運輸影響:當今全球90%的貿易,依賴海運物流完成,而仍在戰火中俄烏局勢,給本已受疫情沖擊的全球海運緊張形勢雪上加霜。戰爭導致關鍵的海上通道不穩定,加上美國和歐洲出臺制裁措施,將影響未來的商品流動。

不過目前的所有推測也僅基于短期效應分析,但是從長遠來看,全球輪胎市場需求變大的趨勢不會改變,因此國內輪胎企業更應做出長遠打算,精進自己在中高端市場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