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江都融媒消息,“江都創新提出分類整治、重組集聚、提升發展的整合思路,特色產業集聚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近日,揚州市江都區小紀鎮調研粉末涂料特色產業集聚發展得到了省化治辦的高度認可和大力支持,并在全省推廣。

揚州市江都區小紀鎮粉末涂料產業起步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巔峰時期有近200家企業,占全國市場份額的8%,被業內譽為“粉末涂料之鄉”。但企業普遍規模小、布局散,全鎮規上企業僅兩家。
根據相關要求,不在工業集中區、規模以下的粉末涂料企業一律關閉退出。小紀鎮黨委副書記呂玉生介紹,2019年4月,該鎮堅決淘汰低端落后產能,先后關停并轉粉末涂料企業139家,涉及村居16個。
在關停并轉過程中,一道難題擺在小紀鎮黨委政府面前:如果全部關停,這個行業就沒了,多年在手的市場份額也沒了,而企業沒了,那么多員工如何生存?該鎮黨委政府提出:“既不任其小、散、亂、污,也不一關了之。”
立足產業實際,小紀鎮明確了“在重組中集聚”的思路,堅持粉末涂料產業集團化發展和公司化管理,將粉末涂料企業全部遷入工業集中區,在380畝土地上劃出3個集聚區,組建匯亨德、潤彩、寶之陽三大粉末涂料生產集團,原有企業以設備、資金、技術等不同方式入股。

“集聚重組,讓我們小企業獲得了新生!”原彩虹粉末涂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貢小波告訴記者,2015年從父輩手中接手企業時,想上環保設備,但加上運營費用,每噸產品成本增加50~100元,在當時的市場背景下沒有競爭力。入股江蘇潤彩粉末涂料集團后,直接上了3條環保生產線,新產能釋放50%,產量也實現倍增。
張如深是原小紀鎮上萬和塑粉廠的老板,也是重組后的江蘇匯亨德粉末涂料集團的董事長,他親歷了這場蝶變重生。“當初,很多企業想不通,畢竟前期投入那么多。”他說,對政府提出的集聚發展思路,一些人剛開始比較反感。“時間是最好的證明,匯亨德組建以來,最初20家企業入股,后來陸續有企業加入,目前有30多家股東!”
企業從單打獨斗到變成集團股東,這場整合并不是單純的物理整合。張如深介紹,目前他們采用集團化運作、公司化管理、模塊化生產模式,設備由集團統一管理,按股東需求生產,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支出由股東和集團結算。這樣一來,設備可以科學調劑、不停歇地進行生產,單臺設備的產能提升了,能耗降低了。“集團現有生產車間4.5萬平方米,生產線70多條,絕大多數是新添置的國內最新的智能化生產線。傳統生產線每小時產能只有100公斤,新生產線增至500公斤。”

關停做“減法”、集聚做“加法”、環保做“除法”,推動粉末產業從污染型向清潔型轉變。該鎮圍繞規劃設計高起點、生產設備高效能、生產管理高標準、安全環保高要求、產品質量高端化的“五高”標準,加大粉末涂料行業環保、安全監測監控配套設施建設,三大集團先后淘汰低端落后生產設備300多臺(套),新增高效設備118臺(套);完成廠房安全提升和結構改造4000平方米,鋪設污水管網7.9公里,配套完善1800萬元污防設施。“加減除”混合運算,運算出了粉末產業的新前景:今年1-9月,完成銷售5億元。
“引導關閉企業重組,最終實現提升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創新。”該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孫文榮說,目前該鎮已組建兩家粉末涂料研發中心,著力推動粉末涂料企業與中國粉末涂料協會、上海交通大學等共建研發中心,通過科技成果轉化、技術研發創新、生產工藝改造等方式,全力打造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特色產業集聚發展的示范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