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消息:春節期間因為OPEC+原油產量達不到預期水平,南美地區天氣干旱、長期緊張無法緩解的俄烏關系等多方面因素,導致外盤的原油、大豆等商品轉向強勢。進入今日開盤后國內的部分商品迎來普遍漲價浪潮,我國玻璃也是創造了近四個月最高價格水平達到2300點,延續了前期人們“搶貨備貨”行情。在當前玻璃庫存充足、需求緩慢的大背景之下,玻璃是否還能重回2021年后的行情市場?這可能是行業需要重新考慮的一個問題,后市需要主要關注玻璃市場那些關鍵點?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從產能來看:
產能高溫暫穩,原因是什么呢?玻璃供應正處于穩中小升的狀態,根據數據統計,我國2022年經過一系列整改,目前共有297天生產線,年產5200噸,企業的開工率從最初不足30%到現在達到88%,據小編了解,我國玻璃產能近期仍然處于高位偏高水平。
從供應來看:
我們換一個角度,小編認為從供應端來看,我們需要關注的點就是我國這些存在了15-20條已超過10年的玻璃生產線是否會出現頻繁的檢修狀況。之前玻璃期貨價格跌到1600的時候,基本趨近企業盈虧點,行業內大部分人士認為2022年是檢修的高峰。但不排除檢修成本較高、存在15年的生產線仍然在“服役”等因素。所以說供應端還是存在一些不定性因素,可以作為2022年玻璃行業的關注點。
從消費端來看:
首先我們先普及一下,平板玻璃的下游主要集中在建筑玻璃、汽車玻璃、光伏玻璃。
那么2021年從第二季度開始建筑行業無論是竣工面積、施工面積或是拿地數據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縮水,隨著地產行業政策的出臺和把控加強,玻璃的消費受到小范圍壓制。根據數據顯示,中國整體需求端呈現疲軟的狀態。
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城鎮化效率不斷提高,房地產供給慢慢優化,后市地產行業或不用過度悲觀看待,只是恢復到“盛世”還需時間。光伏玻璃雖然市場占比小,但確是“潛力股”,根據2021汽車銷量看,產銷數據穩增不減,向好發展。
當前,玻璃企業庫存有所增加,全國樣本企業的庫存約3200萬箱。那么玻璃企業庫存回落還是主因企業出臺的保價政策,加上竣工預期雙保障,造就了淡季備貨情緒高漲。
綜上情況:
受玻璃企業保價、下游企業備貨提振,玻璃價格連續反彈,保持強勢。市場情緒似乎是在走未來施工和竣工預期,但當前供應端并沒有大的變化,下游消費需求成色還需要施工季到來才能檢驗。所以玻璃短期或保持偏強態勢,同時注意盤面自然回撤的風險,后市可重點關注下游需求改善、供應端產線的變化、疫情等因素的影響。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想了解更多資訊消息。請登錄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