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炭黑行業激烈內卷的當下,山西恒大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熱裂解技術工程師張建雄指出,行業競爭關鍵在于成本控制,其中燃料成本和尾氣利用在總成本中占比最大。
為提升資源利用率、進一步降低成本,山西恒大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了山西絳縣路銀粉體材料公司。

目前,路銀粉體自主研發的采用電磁加熱技術的廢橡膠裂解爐及裂解炭加工裝置,已在山西恒大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成功投入運作,并顯著提高了企業的經營利潤。

該技術通過高頻電磁感應加熱實現 92% 的熱效率,較傳統工藝提升近一倍,同時將溫度波動控制在 ±1.5℃,確保裂解反應穩定性。配套的 DCS 智能控制系統結合數字孿生建模,使故障自診斷準確率達 92%,設備連續運行周期提升至 58 天,遠超行業平均的 15 天,顯著提高生產效率。

以年產 3 萬噸炭黑的生產線為例,采用電磁裂解技術后,燃料成本從傳統燃氣工藝的 1728 萬元 / 年大幅降至 648 萬元 / 年,年節省超千萬元。同時,該技術實現 100% 環保達標,PM2.5 排放低于 10μg/m3,完全滿足 GB 31571 特別限值要求,徹底解決傳統工藝中煙塵與有害氣體處理的高成本問題。此外,裂解產生的油氣、炭黑與瓦斯氣在炭黑廠內形成閉環循環,裂解油替代 100% 煤焦油,瓦斯氣直接作為燃料,構建起零外排的綠色生產體系。
此外,行業對比數據顯示,路銀電磁裂解設備較傳統間歇式工藝投資回收期縮短 4.6 年,人工依賴度降低 83%,且被列為工信部推薦技術,有效規避政策風險。
在山西恒大化工的應用實踐中,年綜合收益通過節能、碳交易與產品溢價實現顯著提升,同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千噸,為炭黑行業低碳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樣板。
隨著全球碳中和目標推進,炭黑行業正面臨原料轉型的硬性要求。路銀粉體的技術方案,不僅為企業提供了降本增效的 “利器”,更為行業破解污染難題、實現低碳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成功范本,有望引領整個產業邁向綠色發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