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www.jsikdkr.cn)據中國能源報消息,煤炭、電力分處產業鏈上下游,是一種唇齒相依的協同發展關系。在保供穩價的同時,如何讓煤炭和電力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是值得思考和關注的問題。
從煤炭產業和煤炭企業發展來看,在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環境下,面對供需偏緊的市場形勢,既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又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就需煤炭企業安全環保地增產增供。那么,必要的安全、環保和智能化開采等投入勢必也相應增加,加上人員工資、災害防范治理等支出,煤炭價格就應保持在綠色區間。反之,價格若跌出綠色區間,或者過低,不僅會影響安全經營、經濟效益,也會傷害礦井生產積極性,還會對安全環保、技術升級、智能化改造、智慧礦山建設等產生影響,不利于整個煤炭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從電力企業發展現狀來看,前期煤價飛漲、電力企業發售電成本嚴重倒掛,嚴重影響電力市場交易正常開展,并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及電力平衡帶來重大風險。
隨著各項保供穩價政策密集出臺,現貨市場煤價較前期高位已近乎腰斬,動力煤期貨市場價格斷崖式下跌。同時,在煤企按要求大幅下調銷售價格后,電力企業的采購成本也隨之大幅下降。可以肯定的是,隨著政策效應持續發酵,以及煤炭主產地新核增產能的陸續釋放,煤炭價格也會越來越接近綠色區間。
為了更好地促進煤炭和電力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筆者認為,保供穩價亟需建立或完善能夠促進煤電雙方持續健康發展的良性體制機制。
首先,保供穩價需煤電雙方堅持“基準價+浮動價”中長協定價機制不動搖。實踐證明,踐行好“基準價+浮動價”的煤炭中長協定價機制,煤、電雙方都將受益。既可使煤價保持在合理區間內,也有利于電企采購和儲備煤炭,使庫存維持在合理水平,實現煤電產業聯動協同發展。反之,在履約過程中,任何一方打折扣,或者執行不到位,就會影響該機制的正常運行,也不可避免會給另一方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筆者認為,在保障國家能源穩定供應和安全的前提下,相關部門和行業協會需要結合國內外能源供需的大環境和國內煤、電產業運行實際,適時對煤炭中長協定價機制進行完善或者適度微調,盡可能避免煤價劇烈震蕩,規避產業鏈風險和拉閘限電等給能源安全、經濟可持續發展帶來的潛在重大風險。
其次,制定出臺煤價調控政策時要保持連續性和系統性、協同性。在煤炭市場自身調控失靈、失真的情況下,行政調控煤價理所應當,沉疴用猛藥無可厚非。但要警惕煤炭“價高傷電、價低傷煤”的現象,避免“一刀切”、“運動式”降煤價,給保供穩價和煤炭產業鏈上下游的持續發展留下“后遺癥”。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相關部門監管,還是行業協會倡導,亦或是煤企自主帶頭降價,都要考量市場的反應和產業鏈各方的可承受度,避免出現斷崖式下跌或者報復式上漲。同時,也要打破本位主義,形成大協作格局,增強政策制定和執行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最后,在煤價調控過程中,政策調控應循序漸進,而不宜轉彎過急。近一段時間,經過各方共同發力,煤炭供需形勢逐步好轉,這是各方所期待的。但來之不易的調控成果還需持續鞏固。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以及突發事件或不可控因素帶來的不確定性,需要煤炭、電力產業鏈參與各方保持客觀、理性。保供穩價相關政策效應顯現需要一個過程,不可操之過急,否則其實際效果可能事與愿違。
更多炭黑行情、煤炭行情,請關注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