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消息,我國油墨工業是輕工業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用近20年時間于21世紀初躋身世界油墨生產大國之列,成為世界第二大油墨生產制造國。“十三五”期間,全國油墨大類產品總產量為375萬噸,年均遞增速度為2.15%;銷售收入近908億元,年均遞增速度為1.35%。“十四五”期間,我國油墨行業仍以滿足印刷業和相關制造產業對印刷油墨和相關材料的具體需求為主,繼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綠色增長。
疫情沖擊 堅持穩中求進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加速演變,經濟社會發展強烈震動,油墨行業受到較大沖擊。非常時期推動行業改革創新,要圍繞滿足人民群眾多樣性、多層次的消費需求,堅持穩中求進總體基調,保持油墨行業平穩健康增長。
首先,“十四五”期間,油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將充分利用智能自動化設備裝置進行規模化生產,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大幅改善作業環境。
其次,環境友好型油墨將是行業發力點。生物質基油墨、水性油墨、UV油墨等環保型油墨將是發展的主力產品,適應平版印刷、柔版印刷及噴墨印刷等的高品質油墨將獲得更好發展。同時,食品級包裝油墨勢必結合包裝材料的優化升級而達到更為嚴苛的技術標準,油墨行業將從原料把控、生產工藝及后期運輸等方面進行升級。
最后,功能性油墨產品應用領域拓寬。目前,功能性印刷電子油墨在多個市場的應用呈快速增長態勢。光伏產品、LED燈源制造和應用以及RFID標簽制造等已成為印刷電子的潛在市場。從長遠看,印刷電子還將滲透到顯示屏、觸摸屏和柔性穿戴及醫療用品等行業。
多元創新 攻克技術難點
多元創新,是“十四五”期間推動油墨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式。需要在現有基礎上加強產學研合作,加快成果轉化,改變過去單純以國外前端產品為目標的改良。同時攻克油墨行業中的技術難點,打造國際獨有的既經濟環保又安全穩定的油墨新材料。
“十三五”期間,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限塑令政策。2021年,“碳達峰”“碳中和”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此背景下,油墨行業將發生技術革新,水基油墨、UV油墨、EB油墨、生物質基油墨、可循環回收的單一溶劑型油墨、醇水溶油墨、高固含油墨等符合新的環保安全法規的油墨,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會得到快速發展。此外,為確保油墨生產環境無異味、無泄漏、無排放,油墨生產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物料添加輸送密閉化、管道化,產品批量規模化等也是重要發展方向。
與此同時,減少易燃易爆物質在生產工藝環節中的應用,降低毒害物質作業區間的暴露,加強對三廢物質處理工藝的研究,減少廢棄物產生等仍是油墨行業“十四五”期間的重要研究課題。
創造環境 提供人才保障
及時發現行業新動向、新熱點、新問題,創造有利于油墨行業發展的環境,才能維護行業健康穩定發展。一方面,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及技術專家的作用,提升行業企業對新法規、新政策、新要求的了解、掌握和應用水平。
另一方面,以標準工作為抓手,強化標準在行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在綠色制造、智能制造、產品檢驗檢測等重點領域,關注產品的安全性、環保性,緊密圍繞質量強國戰略,積極提升團體標準水平,并鼓勵更多企業參與到團標制定工作中來。同時關注企業標準建設,鼓勵企業制定高于團標、行標、國標的企業標準。
此外,還要不斷完善人才培訓體系建設,提供人才保障。一是加強數字人才隊伍建設,增強運用數據推進工作的本領,使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在企業運營中發揮更大作用。二是加強法規人才隊伍建設,打造一批懂行業、懂法規,專業素養高、事業心強、適應性好的法規人才隊伍。三是加強標準化專業人才、管理人才培訓,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標準化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