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車轅車轍網消息,中國輪胎工業的增長速度令人咂舌,2006年以來,中國輪胎產量一直穩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總產能的35%。如此瘋狂擴張,留下了中國輪胎大而不強、產能過剩的后患。
目前,中國輪胎面對著產能優化整合一大難題,加之近幾年全球經濟放緩、貿易摩擦以及疫情影響,給中國輪胎的出口帶來了很大阻力。
從中國輪胎企業近幾年的數據可以明顯看到,中國輪胎擴張速度放緩,開始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產能過剩+雙反,中國輪胎快速下滑
據觀研報告網最新數據顯示,我國輪胎行業相關企業注冊量于2016-2017年間增長迅速,由2015年的477家增長為2017年的2640家。
但2018年注冊量急劇下降至460家,之后的幾年呈逐年下降趨勢。2022年一季度,輪胎行業相關企業注冊量僅有45家。
據悉,2017年之所以出現如此高的增長,首先是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官網宣布了美國將不對中國卡客車輪胎產品征稅,已經征收的保證金將全額退還,這是中國輪胎業首次贏得對美“雙反”案。
另外,加上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提出,2017年是中國輪胎海外建廠情緒最為高漲的一年。

2017中國輪胎海外建廠規劃
部分已生變或未實現
然而好景不長,2018年是一個轉折點,一個世貿體系的舊時代已經結束,中美全面沖突的態勢不可避免。再后來,美國開始對中國輪胎海外工廠進行雙反調查,新的輪胎格局在一片硝煙中重新組合。
曾幾何時,美國是中國輪胎的最大出口國,然而2009-2021短短十幾年間,美國針對中國輪胎進口的雙反調查近十起,除了中國OTR輪胎“雙反”稅令被撤銷外,不少的雙反幾乎都是申訴無效。

在美國以外,印度、南非、巴西、歐洲等國家,也對中國輪胎接連不斷地實施雙反。
據悉,國內生產的輪胎出口量占40%左右,如此一來,輪胎企業大肆擴張生產的輪胎由誰來消化?前幾年小型輪胎企業爭相注冊,又該何去何從?
輪胎制造,山東中小企業最多
數據顯示,我國輪胎行業相關企業大多在沿海地區。截至2022年4月13日,我國輪胎行業企業注冊量排名前五的省市分別為廣東、山東、浙江、福建、湖南。


我國輪胎行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截至2022年4月13日,我國輪胎行業相關企業注冊資本中100萬以內的企業數量最多,為17102家,占比達驚人的82.27%。

據了解,雖然廣東輪胎行業相關企業的注冊量最多,但大部分都為貿易公司,輪胎制造企業大多都在山東。
山東集齊了發展輪胎產業的全部要素,成為了90年代以來,全國乃至全球最強勢的輪胎產地。當時的山東政府也對輪胎業傾力扶持,只要有人建輪胎廠,就盡最大力度支持配合。

于是在以東營為代表的地區,出現了家家做輪胎,廠廠成公司,公司成集團的景象。這些中小企業,憑借相對低廉的價格,在國外擁有很大的市場比重。
大批輪胎產能,2022完成淘汰
隨著競爭的加劇以及行業的發展,這些山東小型工廠即將走向最后的謝幕。
2021年4月底,山東省發布《全省落實“三個堅決”行動方案(2021—2022 年)》的通知,提到將有18家輪胎企業的產能將被淘汰。

同年11月,《山東省化工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對“十四五”期間輪胎行業產量目標以及產業提升目標作出具體指導。
規劃指出,將嚴格執行產業政策和行業標準,整合退出年產能120萬條以下的全鋼子午胎、500萬條以下的半鋼子午胎,淘汰不能實現密閉式自動投料的煉膠機、不能實現充氮工藝的子午胎行業硫化設備。

并且,全面落實“三個堅決”行動方案,對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且改造升級無望、手續不齊備且無法完善的化工企業,列入關閉淘汰名單,依法依規予以關閉。
2022年2月,山東省公布了“2021年度山東省推動落后產能退出情況的公告”,共組織675家企業淘汰了設備、生產線4516臺(套)。
落后產能退出情況包括神州橡膠廠年產9000條工礦胎項目,濰坊27家工廠630.2萬條斜交胎產能,以及泰山輪胎2個鏈條爐。
車轅車轍以為,山東產能退出政策界定明確,政策力度加碼大,預計2022年省工信廳將加快推進落實,確保完成出清任務。
輪胎要發展,且要高質量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輪胎行業,想要生存下去,并創造更多的利潤,就不能采取以前那種盲目擴張的模式了。那么企業具體該怎么做呢?
1、加大研發投入,提高品牌價值
國內的輪胎行業已進入競爭慘烈的微利時代,產品同質化嚴重造成低價競爭橫行,給各輪胎企業和經銷商造成很大困擾。一昧的想通過低價傾銷獲得市場占有率,最終結果將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品牌價值代表了消費者的認可度,為什么米其林賣得好?看看米其林是怎么搞營銷的:提到米其林,不懂輪胎的人也會想到米其林餐廳;看到那個“大白胖子”也會知道是米其林先生必比登。
不靠品牌賣輪胎還能閉著眼掙錢的年代早就過去了,想賺錢沒有品牌怎么能行?沒有品牌怎么吸客?沒有客戶怎么追求利潤?但別忘了,產品質量是品牌的基本,輪胎廠加大研發投入,為市場提供更好的產品才是前提。
2、精確的市場定位
輪胎市場有眾多細分市場,想在這巨大的市場中分到一杯羹,不一定要把產品做“全”,也可以把小眾做“優”。
根據消費者對于某種輪胎產品的重視程度,或者說根據某種產品屬性在消費者心目中的需求位置,來為自己樹立特定的形象,使之與競爭者的產品顯示出不同的特點,從而使該產品在市場上確定適當的位置。

比如倍耐力的高端和貴州輪胎的全鋼,事實證明,在保證產品質量和特色的前提下,這種精確的市場定位,給兩家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市場效益。
不管是何種產品,抓住市場定位很重要,一旦定位不明確,很難逃脫被淘汰的命運,可以說正確的市場定位也是一種競爭策略。
3、積極創新
增強創新是引領行業發展的第一動力,輪胎行業也不例外。在近幾年國內疫情嚴峻的特殊時期,頭部輪胎企業使用了短視頻、直播帶貨等方式,利用網絡銷售輪胎,成為輪胎圈的一大亮點。

各種云店、直播、車空間、新產品全面開花,逐漸成為疫情后時期輪胎企業創新轉型的典范。可以看出,誰轉型得早誰才能活下來,誰有創新思維,誰就能活得好。還有部分輪胎店,如果還只是繼續死守店鋪,不靈活運用互聯網平臺,那肯定會比較辛苦。
4、防止客戶流失
大家都知道,客戶是上帝,如果沒有客戶,任何企業和個人談發展都只能是空話。所以,留住客戶、讓客戶滿意是首當其沖。
一旦發現客戶流失了,一定要分析出客戶決定離開的原因,了解是因為服務、產品質量、價格的原因,還是其他原因?
并且需要時刻查驗客戶是否遭遇到了新的誘惑,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升。然后在日常中就是要與客戶積極的互動建立良好的客情關系,這也是防止客戶流失的首要任務。
另外,國內輪胎企業要特別注意提高售后服務質量!此前,車轅車轍曾匿名聯系幾十家輪胎廠的客服,調查各企業的售后質量,結果發現,除部分頭部企業外,許多小廠的售后質量很差!并且國內企業售后人員的工作態度、業務能力、專業知識等方面,與國外大牌存在較大差距。

輪胎銷售的完成,不是賣出去的那一瞬間。消費者在使用輪胎的期間內,售后服務至關重要!
結語:中國輪胎面臨著從“量”到“質”的轉型,輪胎制造業未來的發展思路是培育高質量企業,打壓低效能工廠,提升行業集中度,優化產業結構。由此可見,新輪胎公司注冊量的下降,未免是壞事。
更多炭黑資訊,請關注炭黑產業網!